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天凈沙·湖上送別。元代。張可久。 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紅色的芭蕉花照映著隱隱約約的窗紗,朱紅色的門簾是個小門小戶的人家。綠色柳樹下一位公子騎著一匹馬,正在匆匆離開這戶人家在斷橋西邊便是白堤,滿湖的蒙蒙細(xì)雨籠罩著憂愁的花。
天凈沙:曲牌名,屬越調(diào)。又名“塞上秋”,共二十八字。
紅蕉:紅色的芭蕉花。
朱簾:朱紅色的門簾。
斷橋:在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保佑橋,唐時稱斷橋。
此曲乃杭州西湖斷橋送別之作。作者久住杭州,西湖題詠甚多。既為送別。自是要寫離愁別緒。但作者并未直接抒發(fā),而是寄情于景,以景渲染。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xué)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24
2、賀新輝.元曲名篇賞析.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483
首二句先寫送者與行者所居環(huán)境幽雅安適。“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暗示出這是一對情侶之間的送別,實(shí)際是作者的情侶送他。紅蕉花的色彩隱隱約約地映在窗紗上,小巧幽雅的宅院,門上掛著朱紅色的門簾,這是多么寧靜清幽的環(huán)境.這是離開人叫頭看到的情景。“紅蕉”多被文士比喻為美女,白居易在《東亭閑望》詩中說:“綠桂為佳客,紅蕉當(dāng)美人。”而這里的紅蕉在隱隱紗窗里,是否就是美人。“朱簾小小人家”,嫻靜幽雅的小院小戶,卻充滿一種甜情蜜意的感覺,也是離人眼中所見,那幾分眷戀之情就在這種氛圍里。
三、四句寫行色匆匆,沒有思想準(zhǔn)備,且又是在斷橋分手,更加令人傷心。此是以動景映襯別愁。一對情侶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行人騎著馬在楊柳掩映的路上匆匆離去,佳人在注目遠(yuǎn)送,揮手致意,依依惜別。行人在斷橋西面的白堤上離開這個令人繾綣溫馨的所在,這里曾經(jīng)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記憶。
結(jié)末一句,移情于物,以滿湖煙雨和含愁之花,將離愁別緒物我融一。“滿湖煙雨愁花。”這時,整個湖面被蒙蒙的煙雨所籠罩,湖面上到處是充滿憂傷而含淚的荷花。這一句以景托情,迷蒙的景物與迷茫的情思相統(tǒng)一,構(gòu)成一幅凄迷的意境,風(fēng)情旖旎,風(fēng)情無限。同時又與開頭“紅蕉”照映,的確含蓄蘊(yùn)藉,深得小令三味。
這首小令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很有特色。作者寫離別,但送別之人是誰,始終沒有露面,只以紅蕉、朱簾、愁花暗示送人之人是一位女子,送別是其一對情侶之間的相送。作者沒有一句言情,卻通過小小人家之美,西湖煙雨之愁,尤其是含愁之花,將纏綿悱惻之愛,依依不舍之情都表現(xiàn)出來。是借景抒情之典范佳篇。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遠(yuǎn)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
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nóng),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yuǎn)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yuǎn)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nóng),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qiáng)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yǎng)。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rèn)孤墳,千秋結(jié)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秋思。宋代。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diǎn)染已經(jīng)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dú)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yuǎn),敢將桃李向人誇。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diǎn)染已經(jīng)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dú)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yuǎn),敢將桃李向人誇。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yīng)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fēng)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
對城南池蓮招曹南湖。宋代。耶律鑄。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yīng)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fēng)蓋卻回頭。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