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越山青斷西陵浦。宋代。吳文英。 越山青斷西陵浦。一片密陰疏雨。潮帶舊愁生暮。曾折垂楊處。桃根桃葉當時渡。鳴咽風前柔櫓。燕子不留春住。空寄離檣語。
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宋代。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長相思。宋代。林升。 和風熏,楊柳輕,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語滿香徑;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斷橋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南柯子(春景)。宋代。田為。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凄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魏城逢故人。唐代。羅隱。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南園十三首。唐代。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其一)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其二)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其三)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長饑小甲蔬。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其四)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其五)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其六)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其七)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其八)泉沙軟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瀉酒木欄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其九)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其十)長巒谷口倚嵇家,白晝千峰老翠華。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莼花。(其十一)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其十二)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其十三)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閑雅,不類今曲:余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于世。余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極。宋代。姜夔。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閑雅,不類今曲:余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于世。余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清代。納蘭性德。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東魯門泛舟二首。唐代。李白。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后來。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清代。王國維。 過眼韶華何處也?蕭蕭又是秋聲。極天衰草暮云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紅墻隔霧未分明。依依殘照,獨擁最高層。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一。魏晉。陶淵明。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涂。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唐代。柳宗元。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宮中題。唐代。李昂。 太和九年李訓、鄭注敗后,仇士良愈專恣。上登臨游幸,未嘗為樂,或瞠目獨語。左右莫敢進問,因賦此詩。輦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從軍詩五首·其三。魏晉。王粲。 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暉。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身服干戈事,豈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一。魏晉。陶淵明。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涂。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浣溪沙·紅藕花香到檻頻。五代。李珣。 紅藕花香到檻頻,可堪閑憶似花人,舊歡如夢絕音塵。翠疊畫屏山隱隱,冷鋪文簟水潾潾,斷魂何處一蟬新?
冬末同友人泛瀟湘。唐代。杜荀鶴。 殘臘泛舟何處好?最多吟興是瀟湘。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別衡陽。與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詩入帝鄉。
普天樂·垂虹夜月。元代。徐再思。 玉華寒,冰壺凍。云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游斜川。魏晉。陶淵明。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紡,閑谷矯鳴鷗。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寄贊上人。唐代。杜甫。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浪淘沙·其三。唐代。劉禹錫。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漁歌子·草芊芊。五代。孫光憲。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元代。盧摯。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漸覺芳郊明媚,夜來膏雨,一灑塵埃。滿目淺桃深杏,露染風裁。銀塘靜、魚鱗簟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萊。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釵。雅俗熙熙,下車成宴盡春臺。好雍容、東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鳳池歸去,那更重來。
玉蝴蝶·漸覺芳郊明媚。宋代。柳永。 漸覺芳郊明媚,夜來膏雨,一灑塵埃。滿目淺桃深杏,露染風裁。銀塘靜、魚鱗簟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萊。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釵。雅俗熙熙,下車成宴盡春臺。好雍容、東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鳳池歸去,那更重來。
人月圓·玄都觀里桃千樹。金朝。元好問。 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謝公扶病,羊曇揮涕,一醉都休。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酒泉子·羅帶惹香。唐代。溫庭筠。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宋代。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發后渚。南北朝。鮑照。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蕭條背鄉心,凄愴清渚發。涼埃晦平皋,飛潮隱修樾。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途隨前峰遠,意逐后云結。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華清宮三首·其一。唐代。崔櫓。 草遮回磴絕鳴鸞,云樹深深碧殿寒。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
鷓鴣天·東陽道中。宋代。辛棄疾。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送劉司直赴安西。唐代。王維。 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鷓鴣天·東陽道中。宋代。辛棄疾。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沉醉東風·漁夫。元代。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翠鰲涌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臺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
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櫓。淮水東流,塞云北渡,夕陽西去。正凄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水龍吟·翠鰲涌出滄溟。宋代。施岳。 翠鰲涌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臺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櫓。淮水東流,塞云北渡,夕陽西去。正凄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翠鰲涌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臺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
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櫓。淮水東流,塞云北渡,夕陽西去。正凄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水龍吟·翠鰲涌出滄溟。宋代。施岳。 翠鰲涌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臺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櫓。淮水東流,塞云北渡,夕陽西去。正凄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沉醉東風·漁夫。元代。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三月。唐代。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宿楚國寺有懷。唐代。趙嘏。 風動衰荷寂寞香,斷煙殘月共蒼蒼。寒生晚寺波搖壁,紅墮疏林葉滿床。起雁似驚南浦棹,陰云欲護北樓霜。江邊松菊荒應盡,八月長安夜正長。
黃溪夜泊。宋代。歐陽修。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馀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瑞鶴仙·悄郊原帶郭。宋代。周邦彥。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馀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絕句四首·其二。唐代。杜甫。 欲作魚梁云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好事近·馬首望青山。清代。納蘭性德。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普天樂·湖上廢圃。元代。張可久。 古苔蒼,題痕舊。疏花照水,老葉沉溝。蜂黃點繡屏,蝶粉沾羅袖。困倚東風垂楊瘦,翠眉攢似帶春愁。尋村問酒,無人倚樓,有樹維舟。
逍遙堂會宿二首。宋代。蘇轍。 時宿于逍遙堂,追感前約,為二小詩記之。逍遙堂后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凄凄。
普天樂·湖上廢圃。元代。張可久。 古苔蒼,題痕舊。疏花照水,老葉沉溝。蜂黃點繡屏,蝶粉沾羅袖。困倚東風垂楊瘦,翠眉攢似帶春愁。尋村問酒,無人倚樓,有樹維舟。
普天樂·垂虹夜月。元代。徐再思。 玉華寒,冰壺凍。云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宋代。辛棄疾。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發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而今豈是高懷。為千里、莼羹計哉。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南歌子·湖景。宋代。蘇軾。 古岸開青葑,新渠走碧流。會看光滿萬家樓。記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節連梅雨,馀生寄葉舟。只將菱角與雞頭。更有月明千頃一時留。
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唐代。沈佺期。 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云。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群。兩地江山萬余里,何時重謁圣明君。
沉醉東風·掛絕壁松枯倒倚。元代。盧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天仙子·淥水亭秋夜。清代。納蘭性德。 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蹙損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難睡。西風月落城烏起。
望江南·閑夢遠。五代。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清代。納蘭性德。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采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清代。納蘭性德。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墻,不辨花叢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金朝。元好問。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