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醒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五代。李煜。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瓊窗夢醒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沒有像秦穆公女那樣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開得如此美,瓣是粉紅的,蕊是金黃的,可是只有它們自己或低或昂,沒人能和我去欣賞。也許東風不高興我,所以才使那些花開了一半。
我長日思念,百無聊賴,倚窗獨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覺醒來夕陽已西下。在夢中夢見了當年的歡愛之情,而夢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這恨該是何等長久啊!往年兩人曾一起在垂楊處依戀相愛,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處只是暫時的,真是很短,和夢一樣,還是懶于再想那些事了。
謝新恩:詞牌名。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校勘記:此首實系《臨江仙》調。
秦樓: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弄玉妻之,為之作風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后乘鳳,飛升而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后人遂以“鳳去樓空”指樓中人去、睹物思人。吹簫女:指秦弄玉。
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粉英金蕊:粉紅的鮮花,金嗽,此泛指各種顏色的花卉。低昂:起伏不定,時高時低。
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說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狀的事物,類似的情況有:徐仲雅《贈齊己》:“骨瘦神清風一襟,松老霜天鶴病深。”呂巖《沁園春》:“有一襟風月,兩袖云煙。”一說,堂后(北)叫背,堂前(南)叫襟,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瓊窗:華美精致的窗子。夢醒:一本無“醒”字。
碧闌干:綠色欄桿。垂楊: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思量(liáng):想念,相思。
參考資料:
1、張玖青.李煜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5(第二版):49-50
2、周仕惠 等.風住塵香花已盡——李煜李清照詞品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8-59
3、靳極蒼.李煜 李清照詞詳解.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31
從詞意判斷,此詞應為悼亡之作。李煜十八歲娶周宗之女娥皇,即位以后即立為昭惠后。二人情感甚篤,婚后十年昭惠后因病逝,李煜十分悲傷懷戀,竟是“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并自撰誄文,語極酸楚。這首詞應該不是虛寫,當是李煜的悼亡詞。
參考資料:
1、彭詩瑯.杜甫集 李煜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239
2、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1-152
這首詞抒寫懷人的心情,憂思綿長,充滿無奈的惆悵。
首句以“秦樓女”代指所懷之人,不僅寫其容貌,更寫其才藝,加強思念的感情。因為是獨自面對,不得與所愛者共享,一切的美好就只是徒然。那么即使是“上苑風光”,也只是“空”有,只是多“余”,風中花木不過是“自低昂”而已,盡寫其無奈之感。“東風惱我”,其實是說“我惱東風”。“惱”字寫人的煩惱,不言自己,卻去怪罪于東風,很是生動。說這東風是如此地不理解人的心情,偏偏要在這孤獨寂寞之時,吹開這滿苑的春花,讓人染上一身的花香,撩撥心情,不能自已。“東風惱我,才發一矜香”,與李商隱的詩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李商隱是由自己的經驗而提出的勸告,因此言語沉痛;李煜則是一時的心情不能排解而去責難東風,言得無理,也就言得無奈。上闋是就眼前之景而抒情。
下闋掉轉筆頭去寫回憶與心情。“瓊窗”寫美好,“夢笛”是虛幻,“殘日”是留戀,盡寫出當時情景雖然美好,卻已經存在著不能如愿的遺憾,因此說是“當年得恨何長”。此句可作兩解,一者可以解釋為還在沉浸于愛情的甜蜜之中時就已經預見了分別的痛苦,重點在“當年”;一者可以解釋為當時愛情是越短暫,就越深刻,以至于“長恨”到今天,重點在“何長”。無論何解,都只是一個“恨”。而這“恨”是如此的深刻與悠長,相聚時的碧欄桿,綠紗窗,分手時的楊柳樹,長絲絳,不曾有一刻的忘卻,歷歷如在眼前。而越是思量,越是難忘,越是叫人痛苦難當。結句言:“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既是說當時已經是短暫如夢,也是說即使今天相見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暫如夢啊。總歸是相思也無奈,回憶也無奈,這份感情始終就是一個無奈,雖然美好,卻令人心痛,倒不如不思量的好。這種心情,也是李商隱曾經寫過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上下兩闋以轉折相對,沒有過渡,似乎在情緒上有一隔斷。但是,下片中的“碧闌干外映垂楊”,以記憶中的景物對照眼前的“上苑風光”;結句中的“如夢”又回應著首句的“不見”,兩闋之間仍有著若明若暗的感情線索,使通篇的寫景抒情融為一體。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春日郊行。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宋代。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癸酉春送楊君雨人北上。明代。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大川棹腐楫,勁弦控撓矢。翰林養相望,棋枰酒杯底。何不習吏事,而但討文史。言官無大諫,徒取圣聽鄙。是以越職言,或從小臣起。大學古成均,諸生與胄齒。今為鬻爵肆,群蟻奔羊市。高皇重積分,中興復古始。司成冢宰爭,王言若置屣。嗟古舉賢良,選擇勵廉恥。晁賈公孫文,猶云累科舉。胡乃名世才,時藝斯焉取。孔孟雖皇皇,亦當事訓詁。而況帖括中,安得伊與呂。安石亂天下,種毒今未已。記誦欺主司,田宅遺孫子。大車誇閭巷,竿牘害鄉里。養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齊寇比帝京,寒齒附唇比。困獸思決藩,恐其渡遼水。西賊秦抵燕,較齊稍緩爾。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里。即我粵海中,大鯨相銜尾。百城一參戎,犄角將何以。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賢否。清惠被彈文,交章薦狼豕。犯怒長官邪,乃云肅網紀。雖不非大夫,亦當計桑梓。子昔感神京,帝棟礎則圮。萬虜城下薄,無人應拊髀。天子自登陴,朋分撓國是。寄書太息言,天下事如此。以致圣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鎮工戶曹,中官坐協理。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繞指。間有諤諤然,千人而一士。此行又三歲,抱膝熟摩揣。努力經世務,明明天子使。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紙。黃口拾進賢,沾沾亦自喜。得之不必才,況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話知己。
故刑部尚書萬安劉公夫人哀挽 其六。明代。程敏政。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檜擁高墳。賢名百世應難滅,中有天家諭祭文。
謝阮幾圣惠大蟹。宋代。郭祥正。 感君風誼我何堪,問遺時時過草庵。今歲未知霜蟹美,一餐還似到江南。